close




我需要斷奶了嗎?副食品的時機與建議 文/Gloria、littlefish   (引用母奶協會的文章內容)

許多媽媽有這樣的疑問:當她們克服了許多難關而習慣並且享受哺乳的親子時光時,斷奶的建議卻源源不斷而來,有些人說母乳在寶寶六個月後就沒有營養,有些人說再餵下去寶寶會長不大;事實上,母乳的成分會隨著寶寶成長而變化,6個月大前的米其林母乳寶寶,會逐步變成體格精練的小小人……

嬰幼兒營養的建議

母乳是最合適嬰兒的食物,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母乳是所有嬰兒,包括早產兒及生病的嬰兒,最好的食物。完全哺餵母乳是理想的營養,足於支持出生後頭六個月適當的成長及發展。建議哺餵母乳至少十二個月,之後由母嬰兩人自己決定要繼續哺餵多久。世界衛生組織則建議完全哺乳6個月,之後添加副食品並持續哺乳到兩歲或兩歲以上。同時,因應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嬰幼兒過敏,世界衛生組織將嬰兒副食品的添佳時機建議由4-6個月往上修正為寶寶六個月之後。

寶寶6個月大了,母乳還有營養嗎?

或許您對一個配方奶粉的廣告記憶猶新:螢幕裡閃著一堆數率往下掉的圖表,幾個穿白色實驗衣的外國臉孔,口白說著:寶寶六個月後,來自母體的抗體越來越少,這個時候寶寶需要xx奶粉……請放心,身體不會因為寶寶滿六個月零一天就停止輸出養份到媽媽的奶水中。事實上,在六個月之後,母乳中仍然含有蛋白質、脂肪、維他命、礦物質、免疫因子、成長因子等重要而且完全適合嬰幼兒的營養成份,可以協助寶寶免疫系統成熟並幫助寶寶腦部、腸胃道、以及其他器官的發育。您可能會發現,當全家都病倒時,家中喝母奶的孩子,不是完全無恙就是感染了也比較輕微,這些其實是有機可循的。有一個有趣的研究顯示,母親第二年母乳中所含的抗體數高於寶寶出生第一年喝的母乳,造成這麼有趣的結果在於:學步兒相對於嬰兒期更容易暴露在有感染源的環境中,孩子透過吸吮將感染傳遞給母親,母親的身體在8小時之內會產生抗體分佈於乳汁中,大自然保護下一代的機轉就是這麼神奇。所以說:母乳是會隨著寶寶成長而變化的高機能食品。

添加副食品就是離乳的開始

過去,我們時常看到關於斷奶的指導,近幾年來,離乳這個詞漸漸取代了斷奶這個強迫的字眼。在理想狀況下,隨著寶寶的成熟、固體食物攝取量的增加與媽媽逐步的引導,寶寶喝母乳的次數逐漸減少,一餐一餐遞減之後,孩子逐步離乳,這個過程像是一曲有進有退的雙人舞。每個生命都是特別的,即使是雙胞胎,有可能隨著個性、親子互動或氣質而有不同的離乳時間點,比較常見的是2歲半到6歲之間。雖然離乳的時間點都不同,但是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副食品的添加就是離乳的開始。

嘗試副食品的時機在寶寶六個月大左右,會坐了,挺舌外推的反射消失,也開始對食物表現抓取的興趣時就是寶寶生理準備好要接受副食品的表徵。你可以選擇在兩餐之間,讓寶寶從單純、不易過敏的食物開始嘗試,並且一週嘗試一種新食物,例如:香蕉泥或是幾粒軟熟的米飯都是很好的開始,之後,隨著嚐試過的食物增多後,再把吃過且沒有過敏反應的食物排列組合變化出不同的菜單。許多母乳寶寶喝母乳鍛鍊出有力的下顎,她們通常喜歡白飯、麵條勝過軟軟爛爛的稀飯或米粉泥。 讓寶寶自己動手一歲之前,寶寶的主食還是奶,副食品就是寶寶主食外副屬的食品,這樣實際的目標會讓你更輕鬆。食物的選擇上以當季、常見的食材為優先考量,在寶寶一歲之前食物避免加鹽,對於家族過敏食物也暫不考慮。我們希望寶寶逐步學習嘗試人類的固體食物,我們陪伴孩子認識食物新味道與不同質感的咀嚼感覺。有趣、組合單純、自己動手、跟媽媽吃一樣的東西可能比美美的餐盤、混雜(雖然營養)的食物更吸引寶寶,而抓對寶寶想吃的時機點也很重要,寧可適時端出簡單的食物,也不要讓寶寶在面對你的滿漢大餐時因為飢腸轆轆,而只想直接拉起你的衣服大口喝奶。 大寶寶喝母奶好處多多除了持續提供抗體與補充寶寶不均衡的營養外,哺乳提供了幼兒安全感與親密的互動。

學步期開始,小小孩跨出他的腳步,一步一步探索世界,開始學習獨立,這樣的過程既新鮮又刺激又充滿變數與挑戰,母親的懷抱正是幼兒最溫暖的依靠。沒有數據顯示您的哺乳將造成孩子的不獨立,反而得到足夠安全感!在充滿愛與尊重長大,他將更能展翅高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ynn 的頭像
    Lynn

    Lynn mami

    Ly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